当前位置:威海文明网 -> 威海聚焦 -> 乳山市: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发展
乳山市: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发展
发表时间:2018-10-08   来源:威海文明网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精神密码。乳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我国五大著名抗战英雄群体之一的马石山十勇士战斗地,是300多名乳娘用乳汁哺育1223名革命后代的胶东育儿所所在地,是冯德英所著《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革命文学作品的故事发生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乳山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乳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要求,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精神,凝聚起现代化美好乳山建设的磅礴力量。

  挖掘整理红色历史,阐释保护红色基因,构建历史脉络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红色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发展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全市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力度。一是抢救性挖掘,保护好红色基因。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科学统筹、打破常规,先后组织40多家镇、部门近500多名机关干部、3000多名党员群众走访149个相关村开展史料收集。成立红色历史专题采访组,走村入户对红色历史经历者进行面对面的口述访谈,赴全国各地采访当年革命亲历者及其后代,制作人物专访视频,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对红色历史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媒体和网络发布公告征集红色历史线索,赴中央党史馆、国家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等有关部门查证线索。积极向山东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国家军事博物馆专家征求意见,基本形成脉络清晰、史实清楚、证据充分、系统完整的史料体系。二是系统性研究,阐释好红色基因。组织成立由社会知名学者、党史研究人员等组成的红色文化研究会,专注于红色文化研究。组织举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弘扬传承乳娘精神、红色文化宣传等高层次研讨会、座谈会,回顾革命历史,提炼革命精神,提升了乳山红色文化在胶东革命历史中的地位和全国知名度影响力。编印整理出版了图书《红色乳山》《人文乳山》《母爱无疆》《中共乳山地方史》《巍巍马石山》《血染马石山》等历史图书,出版了《山花烂漫》等期刊,对乳山红色文化历史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阐述,展现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三是集中性打造,展示好红色基因。投资5000多万元对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改陈布展,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投资3400万元打造了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成为威海市红色教育基地;投资200多万元的冯德英文学馆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改陈布展,收集图片、作品、影像、实物资料2600件,被授予“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公布了17处乳山市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规划建设布展许世友战地临时指挥所、山菊花电影展览馆、宫保田纪念馆、冯德英旧居、胶东特委遗址等40余个历史文化展览馆,成为红色教育重要阵地。

  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民众认知认同,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骨髓血脉。始终站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红色品质、凝聚城市精神的角度和立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一是构建媒体宣教平台。建立融媒体宣传模式,将《马石山突围战中的难忘记忆》《寻找历史硝烟的足迹》《红色乳娘,大爱人间》等新闻、专题片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立体式宣传。紧紧抓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有利契机,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晚间新闻》《经济半小时》等品牌栏目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以乳山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宣传报道,极大提升了乳山红色品牌影响力。二是拓展文艺宣教渠道。坚持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编排的红色吕剧《乳娘》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精品工程奖,在全市巡回演出60余场次。情景剧《红色乳娘》在全省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演出中隆重上演,组织创作了以乳娘姜明真为原型的长篇报告文学《胶东乳娘》,组织拍摄的大型专题片《红色的爱》获中组部纪实片一等奖,民族舞剧《乳娘》正在进行紧张创作排练,让红色文艺作品富有正能量,体现感染力。三是建立常态宣教机制。每年组织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及当地驻军等,有计划地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先后举办威海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马石山十勇士”旗帜落户乳山仪式等重大活动。据统计,每年到基地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达10多万人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学乳娘、当先锋”活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基层党支部上专题党课,开展“听革命老妈妈讲故事”活动,邀请老党员、乳娘和保育员为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宣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发展壮大红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发展中弘扬”的原则,鼓励扶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红色乳山”文化产业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一是“红色+旅游”实现产业振兴。借助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红色教育基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有利契机,对马石山、胶东育儿所沿线的46个村历史文化、红色资源、古迹旧址进行挖掘保护,重点对下石硼、东尚山、井乔家、青山等4个村庄进行“红色改造”,聘请专家对连片村的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将红色文化、风土民俗融入青山绿水,打造一批饱含红色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形成一条串联美丽乡村的红色旅游路线,成为红色旅游新亮点。借助“红色之旅”的拉动作用,2017年,乳山接待游客数量比往年增长了8%,旅游总收入增长10%。二是“红色+影视”培育新兴业态。近年来,红色影视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在“马石山十勇士”的英勇事迹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搬上荧幕之后,乳山市抓紧红色影视题材作品生产,目前已创作完成电视剧剧本《烽火摇篮》,正在创作拍摄《乳娘》《不可或缺的记忆》《苦菜花》等影视作品,在马石山沿线村打造红色影视基地、美术写生基地,加快影视小镇、影视后期制作集群招商力度,延伸红色影视产业链条,吸引社会资本向红色文化产业汇聚。三是“红色+非遗”促进保护传承。乳山市有牛郎棍、乳山镂绣、乳山大秧歌、乳山钩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威海市级名录19项、乳山市级名录31项,荣获“中国秧歌之乡”称号。近年来,乳山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依托代表性传承人开办企业或工作室,对非遗项目进行了生产性保护,探索乳山大喜饼、赤家口粉条、葫芦烙画、乳山钩织、乳山剪纸等非遗产品成为红色旅游纪念品,激活了非遗文化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

  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凝聚发展前行力量,为“母爱圣地 美好乳山”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激励、导向作用,激活红色密码,为现代化美好乳山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一是让红色基因成为城市品牌的精神标识。近年来,乳山市全力打造“母爱圣地 美好乳山”城市品牌,胶东育儿所乳娘展现的“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成为城市品牌的真实写照和生动体现。在乳娘精神的指引下,乳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近三年累计投入100多亿元用于民生建设,总投资30多亿元的体育、医疗、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正在推进中,乳山口港成功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莱荣高铁、乳山口大桥、文莱高速、207省道外移等重大交通设施工程顺利推进,形成了包村联户、虹桥拉手、大病救助、慈善助学等众多服务品牌,让乳娘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二是让红色基因成为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市民传承红色传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攻坚克难任务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率先垂范、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建设,45天完成花家疃水库引调水工程任务,成功争创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乳山经验”作为全省12个地方改革案例之一上报中央改革办,创造了“乳山速度”“乳山样板”“乳山经验”。三是让红色基因成为和谐建设的强大推力。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近年来,乳山涌现出山东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典型邵本道、牺牲在工作岗位的“齐鲁时代楷模”王伟、25年帮助200多名残疾儿童走上健康路的“齐鲁和谐使者”邢素英等先进典型;先后有103位市民被评为各级好人,48位市民被评为各级道德模范,216位市民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全市志愿者队伍扩大到6万余人,志愿服务团体覆盖全市各个领域,“乳育爱心家园”“爱心中转站”等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有力推动了和谐乳山建设。(乳山市委宣传部)

文明我来评 >更多
我们的节日 >更多
2.jpg QQ截图20170926155211.png 333.jpg
主办单位: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维护: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