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威海文明网 -> 威海聚焦 -> 高新区双岛街道:邻里互助社“助”出浓浓邻里情
高新区双岛街道:邻里互助社“助”出浓浓邻里情
发表时间:2020-07-14   来源:威海文明网

  无聊时,77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双岛街道北郊村村民王振芝就会趴在窗台上看看院子里的风景。自从前段时间不小心摔断了胳膊后,她就只能在室内活动,心情难免有些烦闷。而近来她不仅心情变好,还能到室外活动。说起这些变化,她感动地说:“身体能恢复这么快,多亏了邻里互助社的好邻居们。”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逐年增多。2020年,双岛街道引导北郊村率先试点邻里互助模式,成立北郊村邻里互助社,通过村民志愿者之间的“随手帮”,为“远亲不如近邻”注入了更多的温情。

  为留守老人搭建互助平台

  66岁的王淑华是北郊村妇联主席,也是该村邻里互助社的负责人。她说,北郊村共有60岁以上老人120余人,80岁以上老人14人,大多为留守老人。

  “如果村里能有个组织,让老人们聚在一起唠唠家常、看看电视,有需求时还能有人帮助,那该多好!”王淑华说。2020年6月,她的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原来双岛街道大力开展“阳光筑梦、益暖双岛”志愿服务活动,借着这股“东风”,北郊村成立了邻里互助社,一支由老党员、热心村民组成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他们为村民尤其是年事已高的老人提供打扫卫生、心理疏导、洗衣晒被、做饭送饭等志愿服务。

  邻里互助社成立后,村民们都积极报名,目前该社已有17名志愿者,其中年龄最大的83岁,年龄最小的51岁。

  志愿者各有所长丰富互助项目

  志愿者王淑华经营着一家推拿馆,当得知王振芝胳膊骨折后,王淑华便主动给她推拿。在王淑华的精心护理下,王振芝的左腿疼痛感已经消失。

  不仅是王淑华,志愿者周秀英年轻时是村里的一名乡村医生,虽然现在已“退居二线”,但村民们谁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都来找她咨询。她家里还自备了血压计、简易血糖仪等仪器,有需要测血压、血糖的村民去找她,她都来者不拒,俨然是村民们的“家庭医生”。

  志愿者阮美壮的特长是缝纫,村民谁家需要裁剪缝纫的活计,交给阮美壮,没几天就完成了,手艺一点不比外面的差。

  邻里互助推动文明实践新风尚

  这种邻里互助的效果如何?老人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已经给出了答案。在村民丛培华家中,还没进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就已传入耳中。“我们村的这些老姐妹一有时间就到我家陪我聊聊天,还帮我收拾收拾家,孩子们也不用担心我孤单。”丛培华说。

  眼下,随着邻里互助社志愿队伍的不断壮大,邻里互助“助”出了人间真善美,“助”出了浓浓邻里情。

主办单位: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维护: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