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对联、送书籍、送科技、送政策,春节临近,不少扶贫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年货”。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送去温暖,更送去了志气,把脱贫的信念种子深深地植入贫困者的心田。
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脱贫,关键要解决思想问题,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鼓励他们通过干事就业脱贫致富,这方面,不少村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实效。威海文登区大水泊镇岭上王家村、文登营镇马家岭村、乳山市诸往镇崖后村等贫困村就与威海环山饲料公司签订协议,饲养合同猪项目、生猪育肥后,企业进行回购,不少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迈入脱贫致富的行列。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需要把“精神扶贫”作为重要方面,夯实贫困户改变的“底气”和“靠自己”的能力。要从精神层面给予鼓励,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的品质和“自扶”的意识。要加大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有一技之长,积极就业创业。
扶贫要扶眼前,也要扶长远,因此扶志、扶智都是工作重点,既要拔除物质生活的穷根,又要照亮精神生活的前程,缺一不可。(董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