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将老师比作园丁,将学生比作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朵。园丁辛勤劳作、悉心呵护,花儿们才能娇艳盛开。老师和学生之间,亦是如此紧密的关系。近日,威海一中生物老师潘红拄拐坚持上课一事,引起了公众热议,人们在赞美潘红老师的高尚师德之余,更被其学生的懂事所打动。
潘红左脚骨裂,需要静养,但她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坚持拄拐上课。去教室行动不便,她就提前一点出发,自受伤以来,她一天假也没有请,一节课都没落下。其他老师劝她请假养病,她却毫不在意,继续拄着双拐备课、上课。这样的坚守,是潘红对教师所应履行的职业道德的最好理解和诠释。
近年来,一些缺乏师德的老师虐待学生的负面新闻被频频曝光,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许多人痛心地感慨“师德沦丧”。作为学生青少年时期接触最多的人,老师是学生走向未来的纽带,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一些不称职的老师在破坏着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时,社会更需要潘红这样的老师来传递正能量。
老师肩负培育祖国栋梁的重大使命,他们不仅要给学生灌输知识,更要将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灌输给学生。潘红老师带病上课,在感动着学生之余,也将负责、坚持、耐心等美好的品格传递给了学生。
潘红的一名学生说:“老师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受伤而影响给我们上课,该板书就努力走到黑板前板书,该切换投影也依然泰然自若地切换,仿佛一点事儿都没有。能感觉到,同学们听课更加专注了,没有谁人心再辜负含辛茹苦的老师。”学生们对老师受伤的心疼、对老师坚守的感动,全都蕴藏在了认真听课里,而老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品质的塑造,也在这无声无息的言传身教中完成了。
少年强,则中国强。当我们的身边涌现出更多潘红这样的“最美教师”,我们的少年们必将获得更多知识、拥有更加美好的品质,我们的国家也将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生力军。向潘红老师致敬!向所有坚守在岗位的“最美教师”们致敬!(初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