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路小学学生走进社区学串龙尾。邹小燕 摄
孙家疃小学举行开笔礼教学生写“龙”字。威海晚报记者 王茂忠 摄
理发师走进实验中学免费给学生剃龙头。威海晚报记者 王晓 摄
福泰小学学生在体验剪纸民俗。张越 摄
马上就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了,威海市多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串龙尾、剃龙头、吃炒豆……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享受传统民俗文化的乐趣。
串龙尾是“二月二”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15日,千山路小学联合社区开展了“穿龙尾”民俗体验活动。“‘二月二’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预示着新的一年耕作正式开始。”社区老人给学生们讲解了节日寓意,并将炒的豆子分给大家吃,教大家用布头、爆米花、糖纸等物品穿针引线做龙尾。
15日,孙家疃小学邀请了孙家疃街道沙窝社区的9名老人教学生串龙尾。孩子们制作出一串串长长的龙尾,有传统的万字符、芝麻角等图案,还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各种花样图案。老人们将穿好的龙尾佩戴在学生的肩膀上,向学生们送去美好的祝福。随后,学校还举行了“开笔礼”,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多多断文识字。
3月15日上午,统一路小学的学生们和环翠楼街道前进社区的居民一起串龙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中,社区奶奶们一边给学生们讲“二月二”的由来和民间的小故事,一边手把手地教学生们将花布、爆米花、龙头等物品串到一起,学生们都学得十分认真。
福泰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搜集“二月二”的风俗习惯、食俗习惯、诗词、谚语等,并一起剪彩纸、吃炒豆,用彩纸、花布等折龙尾;神道口小学开展了“画龙点睛”“飞针串龙”“笔走龙蛇”等系列活动,通过绘画、书法、剪纸、手工等展示了与龙有关的技艺;实验中学在携手社区开展民俗进校园活动的同时,还将理发师请上门,给学生理发,喻意龙抬头。(威海晚报记者 齐海霞 于莲花 戚思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