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最美水文人”,开展“红领行动”……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威海市水文局不断探索新载体、新途径、新办法,运用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努力打造符合水文工作实际的闪光点和创建品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深层次、深领域拓展。
创新载体,检验文明创建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并非脱离于日常工作而独立存在,亦或是刻意而为之。威海市水文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检验文明创建成果,做到相融共生、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日常生活中,威海市水文局将宣传教育、营造氛围、评比激励、典型引领、召开工作推进会等贯穿于全年重点工作任务过程中,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着力抓调研、抓协调、抓落实,全面推进工作重心、运行管理、服务方式“三个转变”,努力实现水文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信息化、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五个提升”,确保威海水文工作始终与省局党委同向,与地方政府同力,与大局合拍,更好地展示威海水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典型引领,加强水文队伍建设
威海市水文局非常注重干部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内选外请配强师资,每年对各业务系列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先后开展了三次水文勘测技能大赛,锻炼了队伍,树立了标杆,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热情,激发了职工的创先争优意识,形成了崇尚学习、善于学习、尊重人才、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威海市水文局还着力典型选树带动。积极参加“最美水文人”、“威海好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评选表彰活动,树时代新风,弘扬正能量。
一年来,威海市水文局拍摄的《搞好水质监测 助力疫情防控》《不忘初心 心系水文》《威海市水文局走进爱心大本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次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五一”劳动节特别节目》《最美水文人》《威海市水文局开展超标准洪水应急水文测报演练》和主题党日《威海市水文局走进爱心大本营》分别在威海电视台“身边故事”“威海新闻”和“直播威海”栏目播放。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大力宣传,切实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贴近群众,水文信息服务社会
近年来,威海水文面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发挥水文职能作用,为政府部门重点工程项目、河长制工作推进、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调度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水文技术支撑和水文服务。
先后完成了《威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威海市流域综合规划》、《威海市现代水网规划》、《威海市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威海市节约用水规划》、《威海市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等重大水利规划和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威海市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2016—2050年)》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加大水文对外宣传力度,在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两个媒体开设了“水文局”频道栏目。目前已在威海新闻网、Hi威海刊登文章27篇,其中《5月降水量同比增1587.8%!威海史上最强降水来了》一稿在今日头条、人民日报、海报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齐鲁壹点、一点资讯、澎湃新闻、趣头条、搜狐新闻等12家媒体平台刊发,一天时间内阅读量达7万余人次。
开发了手机app作为对外提供水文服务的新平台,实现了雨水情等实时信息与预警信息的掌上查询,多种信息发布渠道有效扩大了水文服务的受众群体。
党建带动,提高战斗力凝聚力
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互为联系、密不可分,党的建设带动文明创建,文明创建促进党的建设。
按照威海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2019年威海市水文局机关党支部与文登区葛家镇松岚后村党支部结对子,开展“双联共建”活动,选派了两任“第一书记”到该村帮助工作,解决松岚后村的实际问题。先后帮助该村整修了村委大院,硬化了路面,修建了一座塘坝并对后山小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全局十四名科以上干部与该村十四个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春节前给每户送去一袋面粉、一袋大米和400元钱。投资2.3万元给村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各安装了一台柜式空调,在全村范围内安装了14盏LED太阳能路灯,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2020年,威海市水文局机关党支部“双联共建”单位为文登区大水泊镇场南村党支部。针对该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情况,威海市水文局投资5万余元,为场南村进行了路面硬化和绿化美化,大大改善了该村的村容村貌。
认真开展党组织联系社区,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工作,踊跃参加威海高区怡园街道党工委党员志愿者服务“红领行动”,为开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平台。先后组织人员参加了办事处举办的“共绘党建同心圆,共筑和谐新社区”迎七一文艺演出,共建联谊茶艺会,春节、元宵节走访社区贫困群众等活动,付出爱心,收获温暖,陶冶情操。
思政结合,志愿奉献社会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威海市水文局每月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提高党总支成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支部日常学习、主题党日活动、领导干部上党课、观看先进人物影片、参加党纪法规和德廉知识统一考试等手段,加强党员教育和理论武装。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意识。组织党员参观了郭永怀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建设方面,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加强干部职工四德建设,培育良好道德风尚,推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常态化,形成崇德向善的单位氛围。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威海市水文局新建和改建多功能会议室、水文信息化展厅、党员活动室、职工阅览室、健身房和职工食堂;征集文明礼仪、敬业奉献、勤政廉政等文化格言,制作寓意深刻、图文并茂的格言标牌,打造走廊格言文化和科室格言文化;体现水文行业特点,高品位制作单位内宣传教育专栏,营造富有水文特色的单位文化,在文明创建中发挥潜移默化的导引作用。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威海市水文局成立志愿者服务大队,组织了清理垃圾保护绿水青山的昆嵛山环保一日游,走进福泰颐养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及清洁家园街道等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长城爱心大本营向残疾人捐赠了数十辆价值五万元的轮椅,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奉献爱心;在植树节、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疫情期间,威海市水文局志愿者也勇担重任,坚守一线。积极参加社区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在多个社区、路口值班值守,共计参与疫情防控卡点值班180人次,累计600余小时。局属荣成水文中心正月初十即投入到艰苦的疫情防控战斗中。中心九名干部职工承包了一个小区的疫情防控任务,防控时间为上午八点到晚上九点。疫情期间连续服务两个月,累计执勤数百个小时,登记各类信息数千条,有力地构筑联防联控防线。高区怡园办事处党工委对威海市水文局志愿者疫情防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赠送锦旗。此外,威海市水文局干部职工还积极开展“抗疫情、献爱心”募捐活动,共计为湖北武汉疫区捐款12800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威海市水文局41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参加高区长威岗岗口文明出行值班,共计533小时。
素养提升,弘扬传统文化
威海市水文局非常注重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扬。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先后举办了祭奠革命先烈、包汤圆包粽子做月饼、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组织老干部“一日游”等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
与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先后举办了两次水文职工迎新春文艺汇演、两次秋季运动会、两次摄影比赛、三次演讲比赛、一次“水文杯”羽毛球比赛和一次“国庆节红歌比赛”。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在全省水文系统庆国庆文艺汇演、威海市全民健步走、八段锦健康锻炼活动、威海市第五届运动会、三人篮球赛中都取得较好成绩。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又培养了职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
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威海市水文局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凸显个性和特色,找准着力点,继续开展有特色、有影响、有创新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让精神文明之花绚丽绽放。(记者:颜燕军)